教学科研

1+X工作
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1+X工作 > 正文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作者:   时间:2022-08-28   点击数:


根据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关于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名单的公告》(教职所〔2019141号),经我院申报、四川省教育厅推荐、教育部审批,我院成功入选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分别为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和Web前端开发证书。后期,我院又成功申报为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证书名称为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证书。

我院自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来,积极按照教育部、教育厅和各评价组织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参考人数共计72人,通过人数47人,通过率65.28%Web前端开发证书参考人数共计69人,通过人数47人,通过率68.12%

一、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1.成立1+X证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学院成立了由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任组长、教学副院长任副组长,教务处和各系教学负责人为组员的1+X证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院长统筹协调,学院教学副院长牵头主抓,教务处做好政策解读、研究和具体协调,各系部具体负责落实。

建筑工程系成立1+X建筑信息模型(BIM)工作组,组员由系部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试点工作的落实。

信息工程系分别成立Web前端开发工作组和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工作组,组员由系部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组成,具体负责Web前端开发和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证书试点工作的落实。

2.确保硬件设施完善

学院自筹资金配备了含建筑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数字化城市建设研究所、BIM双创中心等实训场地在内的校内实训条件,能支撑BIM团队的教学、办公场地和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建筑工程系和信息工程系积极与评价组织机构协商沟通,确保学院已有硬件设施满足各项考试工作。

考试用机房

3.加强师资专业能力培养

建筑工程系团队教师累计参加BIM相关培训20余人次,多次派教师参加“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准宣贯会;分别派教师参加宏业公司和广联达公司组织的“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师资培训。教师团队合理分工,认真学习考试手册、教师手册等资料,仔细分析初级和中级各方向考试的样题。信息工程系教师多次参加关于Web前端开发和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1+X证书制度的宣贯会议,熟悉考试大纲,了解考试内容。相关专业根据证书考核内容,及时调整原有人才培养方案,将证书考核内容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QQ图片20190901122524 

教师参加培训会议

4.做好学生考前动员培训工作

根据1+X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需求,针对相关专业的学生开展宣传动员。团队教师向学生发放宣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1+X证书制度等政策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宣传册,并集中宣讲,再由辅导员和相关科任教师在班上给学生进行宣贯,组建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QQ群,对意向报名同学进行多次调研,并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疑问进行解答和确认。

根据考试大纲,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安排拟参加考试的学生集训,采用线上+线下、理论+实操的培训方式,充分发挥协会骨干成员力量,分小组互帮互助。Web前端开发累计集训时间达到120学时,建筑信息模型(BIM)累计集训时间达到400学时。建筑信息模型(BIM)最终报名人数72人,Web前端开发最终报名人数69人。

mmexport1576144089295 微信图片_20200227101605

 BB2A4CDB89BD0E8F3F5967B903D04FDF

动员会及培训现场

5.精心组织安排考务工作

成立1+X技能等级证书考务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学副院长任组长,教务处处长和系部负责人任副组长,教务处相关人员和系部部分教师任组员,保卫处、后勤中心、信息中心等部门配合,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专门编制了1+X技能等级证书考务工作方案,确保考务工作顺利实施。考试前,派专人对照考务清单,认真落实考务相关工作,并在考前一天组织学生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同时进行考场设备的最后调试。

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共组织两期,第一期考试时间为20191123日,45人参加考试,通过30人,通过率67%;第二期考试时间为1221日,初级24人参加考试,通过17人,通过率70.83%;中级3人参加考试,通过2人,通过率66.67%。累计初级共69人参加考试,通过47人,通过率68%,中级共3人参加考试,通过2人,通过率66.67%

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组织一期,时间1228日,69人参加考试,通过47人,通过率68.12%

微信图片_20191125214031.jpg  0f26b5bba1b1b0ba0365f4e311024ee

   微信图片_20191125214009.jpg

考试现场

二、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我院2019年用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资金共计37.96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9.9万元,学院自筹资金13,35万元。

用于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证书考试试点工作的费用共计20.988万元(包含中央财政奖补资金9.9万元,学院自筹资金11.088万元),其中,1+X人脸识别系统等设备经费9.9万元,师资培训费用9万元,学生考核费用预估2.088万元。

用于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证书考试试点工作的费用共计13.29万元(包含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0万元,学院自筹资金3.29万元),其中,师资培训费4.5万元,学生考核费预估2.09万元,其他6.7万元。

用于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职业技能证书考试试点工作的费用共计0.6万元(全部为学院自筹资金),主要为师资培训费。

在资金使用执行过程中,我院严格依照学院专项管理办法,完善内部控制流程,保证资金合法、合规使用;项目实施后据实报帐,经费开支必须由经手人签字确认、部门或系部负责人审核、学院领导审批。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1.加大教改力度,实现课证融通

BIM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学生社团——BIM协会的作用,利用第二课堂、老带新等方式营造浓厚的BIM学习氛围,与企业合作成立BIM双创基地,组建BIM学徒制试点班,合作开发课程体系,利用专业教学资源,持续开展教改。为实现BIM职业技能的课证融通,及时将各专业的《BIM建模》选修课调为必修课,课程学分由32学时调整为64学时,开设学期由第45学期提前到第34学期,并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增开了一门《BIM技术概论》,根据“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大纲调整了建筑工程系各专业《BIM建模》课程标准。团队教师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推广BIM技术,建成了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BIM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成立了数字化城市建设研究所,开展BIM技术相关课题研究,在满足实训教学的同时广泛开展社会服务。BIM双创基地的师生也主动参与工程项目,并为我校及兄弟院校学生开展BIM培训,不断增强团队的BIM技术应用能力。

Web前端开发针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内容,适当调整了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专业课程积极与证书对接,进一步促进了课证融通。

2.根据教育部文件,制定经费使用相关制度

学习研究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印发《“1+X”有关经费使用情况座谈会会议纪要》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按文件精神,为推动1+X试点工作,学院拟为通过“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同学支付考试费,同时也在讨论将教师额外承担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工作量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全日制学生培养工作量,列支教师的培训工作课时费。

 

四、存在问题

1.培训教材欠缺,模拟考试题库内容偏少;

2.证书的有效性不明朗,学生参与考试积极性不高;

3.相关激励措施不明显,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

4.奖补资金下达时间偏晚,资金使用效益不明显;

5.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证书实操所需硬件要求高,一般院校无法满足。

五、后续计划

1.可将证书考核作为课程考核一部分;

2.在相关专业增设证书考核相关课程;

3.加大宣传,吸引社会人员进校参加考试。

4.校校合作,优势互补,扩充1+X证书种类。

5.校企合作,进一步培养教师专业能力。

六、政策建议

1.建议社会评价组织机构统一组织教师参加专项培训;

2.简化考试报名流程,学生可直接通过网络平台报名和缴费;

3.优化考试平台,考试成果可通过网络直接提交;

4.将各种各层级的社群进行规整,发布一个官方的社群及网络平台清单,简化信息发布的渠道、路径;

5.尽快明确使用教材,以及各种资料的采购渠道。

Copyright 2020-2025 SWCVC.EDU.CN.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ICP备案号: 蜀ICP备13015880号-1 公安备案号 51018102000068